【粤语话科普】《空中科普》第五百七十八期,中草药——砂仁

相信科学,拒绝谣言!又到了我们的每周主题”——中草药文化知多滴。说到中国中医药文化,它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其底蕴十分丰富。但是许多人对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这次开设的中医药科普新专题我们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把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治病防病和养生保健的方法分享给大家,积极推动中医药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全民健康科学素养,让中医药融入生活!

《空中科普》第五百七十八期

让我们一起来科普中医药知识,

了解中医药文化感受中医药魅力吧!

春雷未响,雨水先至。最近的天气总是云多晴少,时不时还来一场绵绵细雨。虽然雨势不大,但潮湿的空气总让人闷得浑身发沉——头发黏腻、胃里也像灌了铅似的沉甸甸。要是一不小心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立马就得跑厕所,腹泻腹痛的中招几率比往常都要高。

在中医看来,这正是湿困脾胃的一种表现:地气升腾,外湿与内湿里应外合,脾胃这台消化发动机仿佛被泼了冷水,转速直降;没能被充分烘干的大便就会变得粘腻不成形,甚至稀烂得像水一样。如果想帮助脾胃重启烘干功能,不妨利用具有辛香温暖之性的本草,例如有暖胃小太阳之称的砂仁,此时便能大显身手。

入里化湿

俗话说北有高丽参,南有春砂仁。砂仁被誉为四大南药之一,尤其以广东阳春一带的春砂仁最为有名。砂仁以果实入药,它的果子不像其他植物那样高挂梢头,而是害羞地藏在根部。虽然它结果非常低调,但敲开后却会散发出存在感强烈的辛辣香气。

这种辛温又内敛的特点,使得砂仁具有温脾止泻的功效:吃下它,就像给脾胃加了一个烘干器,能够加强阳气的烘干效率,使得多余的水湿很快被蒸发,不仅减轻腹泻,也能下气止腹痛。

暖胃消胀

除了温脾止泻之外,香气浓烈的砂仁还具有暖胃消胀的功效。很多地方都把砂仁当作调料使用,尤其是在一些硬菜的烹调中加上它,吃完不胀肚,颇受食客欢迎。

image.png

除了著名的阳春砂仁蒸排骨,潮汕的砂仁炖猪肚也是一道传统的月子餐:对于产后脾胃虚弱的产妇来说,辛香的砂仁就像一颗小太阳,暖融融地驱散了胃中的寒气。下次再遇阴雨绵绵,脾胃怠工,不妨让砂仁的辛香暖意,为你的消化系统启动烘干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