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话科普】《空中科普》第五百九十四期,为什么在沙发上睡着很容易,在床上睡着却很难?
区科协联合区融媒体中心
联手打造的电台宣传栏目
《空中科普》第五百九十四期来啦
让我们一起听《空中科普》
用科学的知识点亮生活!
大家有没有过这种体验:
辛苦工作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于是开始复盘今天发生的事,今天的事盘完了又开始计划明天要做的事,这些想法不断在脑海中绕来绕去,怎么也睡不着。
但是某个平静的傍晚,你坐在沙发上准备看会儿电视或者刷会儿手机,困意很快袭来,接着你就自然地睡着了。
为什么在沙发上睡着很容易,在床上睡着却很难?
被“吓跑”的睡眠
沙发让人能顺利入睡的理由有很多:傍晚昏暗的光线、适宜的温度、电视或手机里传来不大不小的催眠的声音、柔软的沙发提供恰到好处的包裹性…...最关键的是,沙发不会像床那样给人“必须要睡着”的焦虑。
是的,“必须要睡着”本身也是一种焦虑来源。当人们担心睡眠不足或入睡速度不够快时,就可能会产生这种焦虑。
2023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在有睡眠问题的人中,有 36%的人是因为担心睡不着而无法入睡。这项调查同时还发现,尽管人们在床上睡不着,但是在办公室、电影院、公交车,甚至聚会场所都有可能睡着。
放轻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偶尔的入睡困难是正常的,不必太过担心。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的睡眠医学家 Kim Hutchison 表示:“人们能够从清醒和活跃的状态立刻过度到入睡的状态非常罕见。”
对于大脑来说,这两种状态的切换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入睡时你的大脑活动逐渐减慢,这种转变一部分受到环境因素的控制,比如光线和温度。夏天晚上太热、窗外的路灯太亮,都可能让你睡不着。
你必须在身心都感到安全的情况下才能入睡。所以存在焦虑和压力时,你很自然地会入睡困难,或者容易在夜晚惊醒。
有很多帮助大家入睡的方法,可以尝试一下:放点轻音乐、白噪音,睡前看会儿书,试着冥想,给自己营造最适宜入睡的氛围。
给大脑“洗牌”
调查发现,睡眠好的人表示自己在睡前会出现“幻觉”,脑海中出现一些脱离实际,毫无逻辑的事情。而睡眠不好的人则表示自己会在睡前做计划和尝试解决问题。睡眠专家表示,我们并不是需要让大脑空白(这样做反而会适得其反),而是要避免过于逻辑化的思考。
2016 年,加拿大西蒙弗雷泽大学的 Luc Beaudoin 开发了一种“连续多样化想象”的方法,被称为 Cognitive Shuffle(认知洗牌),帮助人们在睡前将思绪从焦虑和复杂的思绪中转移出来。
这个方法很简单。在英语语境中,你可以先想象一个单词,比如 cat,然后试着想出每个字母所有你能想到的单词。比如 close, car...apple, abandon...tea, telephone...等等。每当想到一个词,就花一些时间想想它的含义或样子。
这个过程模仿的是清醒与睡眠之间短暂的过渡时期特有的脑活动。在一项实验中,科学家发现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睡眠问题。
不过,这种方法也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如果你的睡眠障碍已经很严重了,甚至影响到日常的生活,还是要尽早去就医。